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自藍天保衛戰打響以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但當下的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仍不容我們盲目的樂觀,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萬眾一心的不懈堅持。為了全面打贏打好藍天保衛戰,確保既定的任務目標的完成,給民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生態環境部部署了在全國開展夏季VOCs治理攻堅行動。
2020年6月30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生態環境部環境標準研究所副所長王海燕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相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臭氧污染已經成為夏季環境空氣質量超標的主要因素。為確保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降低臭氧污染,全面打贏打好藍天保衛戰,生態環境部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制定了《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部署在全國開展夏季(6-9月)VOCs治理攻堅行動。
VOCs治理攻堅行動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三個治污”“五個精準”,全面加強VOCs綜合治理,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精準治污。在問題上聚焦當前VOCs治理中存在的源頭替代不足、無組織排放嚴重、治理設施簡易低效、監測監控不到位等突出短板;在時間上聚焦臭氧污染高發的夏秋季,以臭氧超標天數占全年70%左右的6-9月為重點管控時段;在區位上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城市數占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總數的28%,臭氧超標天數占全國總超標天數的70%;在對象上聚焦VOCs排放的重點企業、重點園區和企業集群;在措施上突出源頭減排和過程管理,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控制并重,對全流程、全鏈條、全環節分別提出管控措施。
堅持科學治污。生態環境部將通過衛星遙感手段開展重點區域VOCs、氮氧化物等臭氧前體物遙感監測,篩選VOCs治理重點關注區域。充分運用走航監測、手工采樣監測以及VOCs溯源分析等手段,確定重點控制的VOCs物質以及物種名錄、行業名錄、排放環節。在物種上聚焦到烯烴、芳香烴、醛類等大氣光化學反應活性強的物質;在行業上聚焦到VOCs活性物質排放量大的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以及油品儲運銷;在排放環節上聚焦到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生產工藝過程、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以及敞開液面逸散。
堅持依法治污。嚴格依法監管、依法治理,不涉及關停、錯峰生產、應急管控等強制性措施,嚴格落實監督執法“雙隨機、一公開”,不搞“全覆蓋”“一刀切”,最大限度減輕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
按照VOCs治理攻堅方案要求,7月-9月,生態環境部將組織開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組織專家團隊深入重點區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以及其他臭氧污染防治任務重的地區,查找問題、把脈會診,針對共性問題、突出問題等提出工作建議,指導地方優化VOCs治理攻堅方案,推動《方案》各項任務措施取得實效;緊盯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和重點管控企業,全面監督VOCs無組織和有組織達標排放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拉條掛賬”式跟蹤管理,督促地方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督促整改到位。
此外,為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幫扶和指導,生態環境部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組織編寫了面向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實用手冊》、面向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現場檢查指南(試行)》、面向社會公眾的《臭氧及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知識問答》等1套3本書籍,向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發放,并在生態環境部網站提供電子版下載鏈接。
通過VOCs治理攻堅行動,推動我國VOCs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VOCs排放量明顯降低,夏季臭氧污染得到遏制,重點區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及其他臭氧污染防治任務重的地區城市夏季優良天同比增加,推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省(區、市)優良天數比率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上海博測環境科技是環保達標監測領域的專家,擁有15年豐富的行業經驗,專業的技術團隊為用戶量身定制達標監測解決方案,靈活優化站點和儀器,監測系統采用國標監測方法,經環保認證的儀器設備,無論監測方法還是檢測技術均滿足監測考核要求,確保監測數據準確有效。產品包括環境污染預評估與源解析方案及服務,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解決方案及系列產品,工業園區廠區/邊界大氣污染物監測解決方案及系列產品,污染源煙氣及VOCs監測解決方案及系列產品。更多方案及產品詳情請咨詢138-1761-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