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保衛戰一詞首次出現是在2017年李克強總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隨后,在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三年藍天保衛戰行動計。時至今日,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時間已經過半,雖然自2018年以來各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地區大氣污染嚴重反彈、治理不穩定等問題,不論是重點區域,還是非重點區域,因為空氣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所以城市之間的空氣污染物是相互影響的。大氣污染防治作為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的重點之一,治理大氣污染一直都是各個地方的重要任務。
近年來,吉林省的空氣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2018年,全省9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0%,重污染天氣較2017年減少30余天,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二氧化硫等年均濃度均下降在10%以上。
雖然環境空氣質量得到了持續改善,但仍然有前進空間,需要堅持不懈的做到更好,尤其是今年是三年藍天保衛戰計劃的攻堅之年。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年,吉林啟動“一微克”行動計劃,確定目標為各項污染物實現比2018年減少細顆粒物(PM2.5)排放10.32萬噸,年均監測濃度降低6.15微克,減少二氧化硫(SO2)排放1.6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NOx)排放4.15萬噸的目標。
“明確”是這一行動的亮點,具體有三方面的表現:
確定了重污染天氣的主要成因
眾所周知,秋冬季節最容易引發重污染天氣。臨近秋冬,重污染天氣的防治引起了生態環境部等部門的重視,如何應對重污染天氣,便于以有效方式遏制污染反彈,是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的重要問題。隨著城市空氣質量的好轉和重污染天氣天數的減少,表明了重污染天氣不是不能防治的,重點是要抓住找準成因,直擊源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重污染天氣,吉林省確定了造成本地區秋冬季空氣質量惡劣的主要因素是燃煤和秸稈露天焚燒污染,主要污染源頭確定了,在防治重污染天氣方面“一微克”行動計劃就能取得奇效,從而大大提高大氣污染防治的效率。
減排目標具體準確
從工作計劃目標中可以看出,降低PM2.5是“一微克”行動計劃的重點工作,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李文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吉林根據重點城市源解析結構,已經確定了全省細顆粒物的主要來源,從高到底依次為燃煤、揚塵、機動車、生物質塵、工業塵和其他。除此之外,運用重點區域所應用的第三代環境空氣質量預測模型,綜合各類影響因素,對管控措施和實施效果進行了科學測算,從而針對性的制定了PM2.5精確的減排目標。
采取的措施精準量化
吉林“一微克”行動計劃根據各地區的空氣質量差異,制定了差異化目標,主要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時間段,對大氣污染實施更精細化管控,量化管控,提出了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方式等7大類23項具體任務。
其中對燃煤、機動車、揚塵、生物質塵、工業塵等不同來源的細顆粒物減排措施可實現的PM2.5濃度削減值進行精準分析。
不論是國家還是地方,在大氣污染防治上,越來越精細化是各地一個共同點,根據自身特點,制定差異化目標,將重點放在污染程度重、污染難治理的“硬骨頭”上以及最易引發重污染天氣的時間段。藍天保衛戰將進入“沖刺階段”,今年秋冬季的大氣污染防治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收官之年能夠取得的目標成果。
上海博測環境專注環境空氣質量和企業廢氣排放在線監測15年,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為用戶量身定制環保達標監測解決方案并提供優質監測設備。博測環境始終堅持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己任,攜手用戶共同努力,精準監測分析,廢氣達標排放,助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博測環境的污染物監測系統均采用進口先進設備,品質保證,高性價比,多年來,得到了廣大用戶的認可與好評,可放心選購。歡迎撥打咨詢熱線138-1761-7784免費咨詢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