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空氣污染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生活需要,空氣污染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今年作為我國三年藍天保衛戰計劃的攻堅之年,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贏得藍天保衛戰的勝利,確保完成空氣質量年度目標任務,根據《“三散”污染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豫環攻堅辦〔2019〕102 號),制定本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全面摸排、分類整治、健全機制、依法實施、長效監管”的總體要求,全面排查全省范圍內的“散亂污”企業,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分門別類對“散亂污”企業實施“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的政策,依據法律法規嚴厲打環境違法行為,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調整,重污染排放企業實施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建立健全環境污染治理機制,促進企業綠色協調發展,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堅決杜絕“散亂污”企業異地轉移和死灰復燃,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力保障。
整治范圍
“散亂污”企業是指:不符合環保標準、不符合市場需求、不符合產業布局、沒有環評手續、沒有治污設施、沒有市場價值的企業。散,是指不符合規劃的經營活動或堆放場所;亂,是指未辦理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的工業企業,違法存在于居民集中區的工業企業、攤點、小作坊;污,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環境準入,排放超標污染的廢水、廢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VOCS〔揮發性有機物〕、惡臭氣體等)、廢渣的生產和經營單位。
(一)農業“散亂污”整治范圍。主要包括位于農村地區的,直接為農、林、牧、漁服務的屠宰業、木料加工業、農機維修業,垃圾堆放以及利用散煤進行農產品加工的企業和涉農特色產業。
(二)工業“散亂污”整治范圍。主要包括有色熔煉加工、橡膠生產、制革、化工、陶瓷燒制、鑄造、絲網加工、軋鋼、耐火材料、炭素生產、石灰窯、磚瓦窯、水泥粉磨站、廢塑料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膠黏劑、有機溶劑等使用的印刷業和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業等16個重點行業(參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版);從事電鍍、印染、食品(酒、飲料、精制茶)制造、紡織、皮革皮毛羽毛、造紙制品、化學纖維的企業和生產經營者。
(三)服務業“散亂污”整治范圍。主要包括生產生活用品加工、維修,餐飲業、住宿業以及相應配套的清潔服務業,干洗店和洗衣房,機動車、電子產品維修行業,汽車拆改行業。
(四)“黑加油站”整治范圍。主要包括流動加油車售油行為,違規銷售散裝汽油和成品油行為,以及未經商務部門認定或銷售不合格油品的加油站和儲油庫。
整治措施
對已經核實和新發現的“散亂污”企業,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則,實施依法分類處置。對“散亂污”企業集群,各轄市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3—(2018—2020年)的通知》(豫政〔2018〕30號)確定的時間、任務、要求,制定總體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提升或搬遷入園。
(一)關閉取締。屬于淘汰落后產能的一律關閉取締;屬于限制類的,不符合產業布局的,沒有通過行業準入審批或環評審批的一律關閉取締;屬于鼓勵類,符合產業政策但不符合產業布局且限期搬遷未完成的一律關閉取締;裝備技術水平落后、無污染防治設施或治污設施不完善、污染環境嚴重且治理達標無望的一律關閉取締;行政審批、行政許可手續不全且不能完善的一律關閉取締。
(二)搬遷整合。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屬于鼓勵類的), 但不符合本地區產業布局規劃、或者沒有按要求進駐工業園區的規模以下且長期污染環境的工業企業(場所),由縣級以上政府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影響和發展前景,組織相關部門和行業專家進行綜合評估,評估認為經整合可以達到相關管理要求的,要按照發展規模化、產業現代化的原則,限期整合搬遷至工業園區實施升級改造,并依法辦理審批或登記等手續。
(三)提標改造。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符合本地區產業布局規劃,通過實施清潔生產改造可以實現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或資源化利用,且依法可以補辦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的排污單位。
各地要加強政策指引,對涉及農業、農村特色、傳統、民族的產業(如唐三彩、民族樂器等),要因地制宜進行升級改造;符合入園條件的,應統一規劃入園進行提標治理,確保符合環保標準。
上海博測環境專注環境空氣質量和企業廢氣排放在線監測15年,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和豐富的行業經驗,為用戶量身定制環保達標監測整體解決方案并提供優質監測設備,幫助用戶精準監測分析,廢氣達標排放,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博測始終堅持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己任,盡心盡力服務客戶,幫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攜手用戶,共同努力,實現共創共贏的目的。歡迎撥打咨詢熱線138-1761-7784免費咨詢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