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等文件的發布,自行監測已成為企業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在國家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立法劍指近年來環境監測數據造假行為的新形勢下,企業切實落實環境自行監測在環境監管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從企業環境監測的歷史沿革入手,解析自行監測制度變革和完善過程,淺析自行監測在當前形勢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期為企業開展環境自行監測工作提供參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彰顯了當前環保形勢的嚴峻與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
環境監測和監管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支撐和手段,特別是《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的發布,企業依法持證排污、定期報告、自證清白,環境自行監測已成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由此,環境監測和監管在企業環境管理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政府和社會公眾對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排污許可證制度便是其中一項基礎管理制度,建立這項制度是環境管理精細化的必由之路,是依法理清環境責任、遏制環境污染與破壞的根本手段。排污許可證制度的改革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完善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自主記錄和自行報告的排污監測管理體系。
2015年至今,國務院和環保部陸續發布與企業環境自行監測有關的法律法規和中央文件、環保制度文件、處罰辦法以及技術指南,形成企業自行監測法律法規體系。明確了企業按證排污、自證清白、數據質量等方面的主體責任;降低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入罪門檻,加大處罰數據造假力度;頒布環境自行監測系統性的技術指導文件,切實保障企業嚴格履行環境自行監測這一法定義務。
上海博測環境專注環境空氣質量和企業廢氣在線監測15年,專為用戶提供環保達標監測解決方案和優質系列設備,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為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監測數據準確有效保駕護航。歡迎撥打免費咨詢熱線400-021-0446咨詢詳情。